学工团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工团学 >> 学工团学 >> 正文

暑期“三下乡”--------特产中国,乡土传情

作者:     编辑:建设工程系    发布日期:2021-09-10    点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员工在切实感受建党10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实际行动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凝聚青春力量。2021年7月5日威廉希尔体育建设工程系的青春心向党“建工”新青年实践服务队顶着炎炎烈日来到了赣县阳埠乡开展了为期五天的实践活动。

7月5日早,青春心向党“建工”新青年实践服务队的各位队员在指导老师董宇鹏的带领下,伴着炎炎烈日来到了赣县享有“江南腐竹之乡”美称的阳埠乡。

从进入阳埠乡入口,映入眼帘的便是两边翠绿的山头,只有一条蜿蜒的小路仿佛看不到尽头,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步行,小队终于来到了乡镇中心,这里有个热闹的街市,熙熙攘攘的人群,由此可见这附近的人民生活水平不算太差。在乡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小队成员放好行李后走访了阳埠乡镇小学。小队成员观察了学校的住宿环境与卫生后便于校领导进行了会谈,了解到当地的教育基础教育情况还算乐观。会谈结束后在返回乡镇府的途中小队成员还询问了当地居民对当地教育情况的评价。综合来看,阳埠乡小学的基础教育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中午,实践服务队在与工作人员一同进餐时,向工作人员了解到当地基础教育的建设状况。在谈话中得知,乡政府大力支持教育发展,但同时还存在如经济实力等限制发展的因素。

经过一晚的整理与策划,7月6日上午,小队成员带着买好的西瓜和牛奶等慰问品经过二十多分钟的步行来到阳埠乡敬老院。首先,在经理的带领下,小队成员先倾听了老人们的诉求,询问了老人在敬老院的生活状况,在与老人交谈中,队员们了解到,老人在敬老院的生活有保障,在护工的照料下生活质量提高,敬老院能满足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但由于文化水平低,老人生活缺少娱乐项目,实践服务队的到来,给老人带来了欢乐及老人对家人关心的渴望。随后有的小队成员继续与其他老人交流;有的小队成员则为老人递上吃的;有的则去打扫敬老院。

最后队员们和养老院工作人员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敬老院经理对此次工作进行了一个总结,表达了对志愿服务队工作的肯定,关心老人,不仅是子女应该做的事,更是社会应该做的事,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敬老院老人的生活会越来越好,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国家强大的体现,在这建党100周年之际,实践服务队来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带给老人欢乐,也为自身创造了一次学习的机会,希望队员们能好好学习,以后也能加入到乡村振兴建设队伍中,为社会奉献一份力量。

图为队员为老人开启牛奶


图为小队成员打扫敬老院

7月7日上午小队成员经过一路颠簸,来到位于阳埠乡黄沙村亮金腐竹专业合作社,对乡内知名特产阳埠腐竹,展开了调查和参观学习。小队成员在合作社向从事生产的阿姨学习尝试裹浆流程。小队成员第一次把手放入温度接近80℃的热豆浆里时,痛苦的表情是无法掩饰的,而阿姨们常年工作在这种高温环境中,辛苦不言而喻。

在学习阳埠腐竹制作方法后,小队成员前往阳埠腐竹展示馆学习阳埠腐竹制作流程和发展历史。在展示馆内,志愿者了解到,阳埠腐竹的引入历史可以追溯到五百年前的明朝,阳埠乡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上传承百年的制作技艺,阳埠腐竹,俨然成为了阳埠乡内最具代表的产品。在展示馆内,小队成员同馆内工作人员进行了交谈,得知阳埠腐竹的做大做强,一方面是来自产品的硬实力,另一方面来自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来,阳埠腐竹被列入精准扶贫重点扶持产业,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模式,把传统阳埠腐竹标准化和产业化,解决了一批贫困劳动力的就业问

图为小队成员尝试腐竹制

在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对一天所见所闻进行了总结:“国家对于乡村特色产业的扶持是脱贫攻坚道路上强大的一把武器。和阳埠腐竹、赣南脐橙等一类拥有赣南特色的乡土特色产业,在政策的扶持下,因地制宜,建设特色产业基地,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但在发展的道路上,也会出现一些制约发展的因素,如阳埠腐竹是纯手工制作,产量很难有很大的提高;如何扩大产品的知名度,让区域知名产品走向世界。这些问题值得新时代的老员工去思考和解决,在乡村振兴道路上,为家乡,为祖国奉献出一份力量!”

    图为小队成员参观阳埠乡黄沙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后合照